海洋知识

独具特色的西雅图填海区

时间:2018-01-22   来源:辽宁海洋与渔业网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西雅图位于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普吉特海湾和华盛顿湖之间,西临奥林匹克山脉,东临华盛顿湖。

1851年11月13日,最早的白人移民从纽约到达西雅图,在靠近拓荒者广场的海岸登陆扎营,又于1852年4月将居民点转移至依利雅特湾,可以说西雅图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移民围填海扩张史。历史留存的著名城市地标——派克市场以及今天西雅图城市居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高档住宅区,绝大部分都是填海形成的。

西雅图早期的经济发展,主要受益于得天独厚的海洋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以及宜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渔业、采煤业、木材加工业以及海上运输业曾经一度成为当地的支柱行业。早期的西雅图码头区有很多仓储货运空间。20世纪初造船业的兴旺和“二战”后以波音公司为主体的商业航空工业的繁荣,更将西雅图的经济推向飞速发展的道路,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二次繁荣。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使西雅图的工业逐渐衰败。随着1978年微软公司的进驻,高科技潮流促使西雅图步入世界科技新城的行列,实现由结构单一的工业城市到高科技新城的完美蜕变,曾经的西雅图工业区经历了建筑、景观等方面的更新改造,其中许多建设方法和规划理念值得国内滨海(水)工业区借鉴。

西雅图填海区的建设从建筑、景观、开放空间的设计到交通体系、城市整体形象的规划都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作为工业城市成功转型的代表,西雅图在工业遗址改造上重视与水结合,注重改善原有污染对滨海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影响,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立体化道路体系分隔填海区与城市核心区

西雅图海滨立体化道路体系的建立,既保证了滨水高档住宅区与海边公共活动区的动静分离,又实现了不同目的地的车辆分流。同时,从海边低层建筑到高架路再到高层居住建筑的阶梯式后退,增加了海滨景观丰富度,是一举多得的建设手法。

改造货运仓储格局营建多样化城市公共空间

西雅图经历了从工业城市到科技新城的成功转型,在原有的滨水工业区留下了大量闲置的仓库和货场。仓库主体结构简单,内部被分隔成不同大小的公共空间加以利用,比如市场、酒吧、餐馆、展览厅等。大片空旷的货场通过加建木质步道、护栏等方式,改建成亲水平台,供人们休息、散步和远眺海景。改建后的公共建筑和景观平台结合立体化道路体系和沿海堤坝等竖向设计,创造出了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重视生态景致还原最美滨海天际线

西雅图最美的景致当属艾略特海湾错落有致的滨海天际线。无论是从北面的凯瑞公园,还是从南面的阿尔基海滩,都能远眺“翡翠之城”由太空针塔、西雅图水族馆、摩天轮、世纪互联体育馆等众多标志性建筑共同构成的完美天际线。尤其是远处映衬着的雷尼尔山,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分外美丽。

尊重人文历史打造休闲为主的海岸线

在改造联合湖北岸著名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时,设计师理查德·哈格尊重工业废弃地的原貌和历史,选择性地保留了若干工业建筑,改建成餐饮、休闲、儿童游乐等公园设施,将代表工业时代纪念物的精炼炉变成公园的标志性雕塑。设计师在改造中重视工业废弃地的生态环保,没有重新种植树林、培育草地,而是通过生物化学的方法逐渐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现在的煤气厂公园已经成为联合湖畔供人们娱乐游玩的重要景点,也是向南眺望西雅图中央区优美天际线的最佳观景点之一。

位于艾略特海湾海滨的派克市场始建于1907年,是全美国最老的农贸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这里不但形成了特色“飞鱼秀”表演、口香糖墙,更是依托风靡全球的咖啡文化品牌代表——星巴克诞生地的知名度,大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同时,政府在派克市场周边修建了维特史坦柏公园等许多亲水空间,形成以休闲游憩为主体的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