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环保

海洋牧场系列宣传连载(六):

时间:2018-05-21   来源:中国渔业政务网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荣成市中部沿海,毗邻桑沟湾和爱莲湾两大天然海湾,发展海洋牧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面对海洋渔业资源减少的危机,公司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率先确立了“科技兴海,以养兴渔、深耕牧场、生态高效”的战略转变,通过转变、拓展、提升传统的生产方式与养殖模式,深耕海洋牧场,走出一条“生态优先,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渔业发展道路。
  一、海洋牧场建设基本情况
  2006年,公司根据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开始人工鱼礁建设,在山东省荣成市爱莲湾海域规划了623公顷的海洋牧场建设区,其中人工鱼礁区215公顷。截至目前,共构建人工鱼礁区131公顷,恢复海底藻场67公顷,投放各类鱼礁约40万空方;同时陆基建设了海洋牧场展厅、体验馆、智能监控室、服务中心等设施,“礁、鱼、船、岸、服”五配套的多功能、生态化、立体化的现代海洋牧场已初具规模。2015年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
  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构建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形成了田园型海洋牧场。在适合人工造礁海域,底部投放以混凝土构件礁为主的生态鱼礁,进行底播增殖、放流;在中层实施筏式贝类养殖,包括鲍、扇贝等;在上层进行海带、龙须菜等藻类养殖。通过海洋牧场建设,实现养殖系统内物质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把营养损耗及对环境的压力降低到最低,带动了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明显提升,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二、“一室一厅一馆一院”建设
  为了高起点推动海洋牧场生态化、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以山东省出台的“海上粮仓”政策为指导,注重全产业链、全服务链打造,按照“礁、鱼、船、岸、服”五配套的建设方案,实施了以监控室、展示厅、体验馆、研究院为主要内容的岸基“四个一”建设,实现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见性和可控性,形成了多功能、生态化、立体化的大型休闲渔业基地,带动了休闲渔业等相关行业发展,为建设“海上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一)智能监控室
  为加强海域生态和生产安全,降低经济损失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建设了智能监控室,实现了对海洋牧场环境的可视、可测、可控。监控室集成海底实时监测系统、远程视频在线监控系统等,搭建了物联网云服务平台,通过对海洋牧场环境、生物资源、区域状况等信息系统的集成与控制,实现对整个海洋牧场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二)海洋牧场展厅
  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1300平方米的海洋牧场展厅。展厅契合“科技兴海、产业富民”使命,以电子沙盘、电子屏、看板、电子书、产品主题馆等作为媒介,全方位展示海洋牧场的发展历程、科技成果、生产过程、新品种和产品实物、标本等,直观地展现海洋牧场建设成果。
  (三)海洋牧场体验馆
  主要包括展馆体验和生产体验。一是展馆体验。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海洋牧场体验馆400平米,以微缩实景和活体生态系统展现海洋生态养殖环境,让游客直观地了解海洋牧场日常的繁育、耕作、采收方式等,体验健康养殖模式,丰富海洋文化。二是生产体验。公司将部分藻类、贝类、鱼类的育苗和养殖区对游客开放,让游客参与到日常的换水、投饵等生产过程,切实感受渔业养殖操作的乐趣与生物培育生长的过程。用接待船载游客到公司不同养殖区进行观光,体验海上养殖收获的乐趣。
  (四)海洋牧场研究院
  公司以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在原有研发人员、相关设备基础上,与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合作,本着“合作、发展、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人才、资源、平台优势,联合成立了海洋牧场研究院。主要进行良种培育、养殖设施与装备、生境调控、病害防控、资源修复等技术研究,促进传统渔业向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海洋渔业转型。
  (五)配套服务设施
  公司按照“礁、鱼、船、岸、服”五配套的建设方案,配套建设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设施。一是开展海上平台建设。投资1500多万元,建设了HDPE浮体平台2000平方米、自升式多功能平台625平方米、休闲垂钓网箱等,平台具有管护、监测、供给、采摘、垂钓、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二是开展餐饮住宿相关服务。建有海上风情渔船餐厅4艘,可品尝渔家特色风味渔家宴;自升式多功能平台建有餐间、休息室、卫生间等配套设施,游客们可尽情享受海上田园风光。民俗酒店、海景房等可提供吃住一体的农家生活体验。游客在服务中心可选购鲜活海产品、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品等,同时提供冷鲜快递服务。
  三、海洋牧场管理经验
  公司设立专职运营团队,全面负责海洋牧场的规划建设、日常管护、运营推广等,下设项目部、日常管控部、运营推广部、财务部等,各部门各司其责,互相沟通、协同合作。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海洋牧场运行管理。项目部主要负责海洋牧场建设期各项事务,包括招投标、监理、施工投放、质量监测等。日常管控部主要负责海洋牧场日常管护、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跟踪调查和评估,做好观察管理日志。运营推广部主要负责海洋牧场投资策划、日常接待、宣传营销等。
  四、建设成效
  通过海洋牧场的建设,实现了陆地与海上,育苗、养殖、加工、休闲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拉伸产业链条,实现渔业一二三产业、渔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现代信息技术等加速融合,培育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延伸、全生态链构建、全服务链支撑的新六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一)生态效益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形成养殖生物间的相互促进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对降低二氧化碳总量,控制沿海近岸水域富营养化,改良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公司辖下的养殖区域,每年固定通过养殖生物收获移除的二氧化碳超过10万吨。挪威MOM-B养殖环境评价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桑沟湾经过近40年的规模化海水养殖,海水、底质环境依然处于良好的状态,并未出现富营养化等污染现象。同时,海底投放的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场所,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增殖和恢复。同时,通过底播增殖、放流、海藻床的生态修复建设等,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修复,渔获量显著增加。通过对已建设完成的海洋牧场海区生态环境监测记录、渔获物统计调查记录等数据的汇总统计发现,渔获量比2005年增加50%以上。
  (二)社会效益
  海洋牧场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以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有效地将农业生产主体及其环境和休闲观光游憩活动相结合。2015年休闲渔业全面开展后,公司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以上,充分地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商业、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200人以上,促进了新农村新渔区建设。通过海洋牧场建设把近海海洋生态修复和调整捕捞作业布局、发展休闲渔业等多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还解决了渔民转业和渔船转产问题,推动全省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业经济的发展。
  (三)经济效益
  2015年至今三年累计实现收入2000万元以上,其中,回捕海参2.5万公斤,按200元/公斤计,实现收入1500万元;垂钓年5000-8000人次,每人次消费100元,年收入50-80万元,三年计200万元;其余300万元,包括鲍、鱼类等其他收入。